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魏那通讯员鄂铮钊 今年以来,赤峰市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聚焦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五个一批”专项行动,即建立一批基层工作联系点、征集一批基层群众需求、开展一批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一批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办实事常态长效。
“外出打工,老人没人管,地也荒了。现在好了,在村里的粘豆包厂就能上班,平时还能照顾家里。”粘豆包厂工人陈凤梅说。
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镇八家村“老吴家”粘豆包因口感佳广受追捧,原有的小厂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又成了一大难题。
在深入八家村开展调研后,阿鲁科尔沁旗相关领导通过积极协调“一村一品”“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扶持建厂,打造“天山口镇老吴家”粘豆包品牌,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提供更多本地就业岗位,也解决了企业发展难、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自“五个一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阿鲁科尔沁旗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四个一”联系点工作机制,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嘎查村、社区、旗直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一批基层工作联系点,切实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干有方向、抓有目标。
“今年3月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交了元后不但不上课,还一直让我交钱,我觉得他们是骗子,想要退学费,可他们一直拒绝。”这是赤峰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一次接听信息。
电话线传递着百姓的诉求,代表着群众的期盼。今年以来,赤峰市热线共接听电话次,分类整理出个群众问题,市政务服务局根据诉求精确对应承办单位并派发工单,市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各相关单位快速响应,共解决政策咨询、教育机构退费、拖欠工资、清理僵尸车等项问题。
赤峰市坚持“开门纳谏”,通过门户网站、电子邮箱、专线电话、征求意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