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板镇多措并举,让优质肉牛产业

北京专科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8740638.html

肉牛产业一直是大板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有着近4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板镇发挥自身优势,将优质肉牛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优质肉牛已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显示,年全镇优质肉牛存栏头,占全旗肉牛存栏量的三分之一。

立足优势抢抓机遇

大板镇辖区水草丰美,嘎查村众多,村民养殖肉牛的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紧抓旗委、旗政府大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养殖经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标准化养殖模为基础,支持农牧民发展优质肉牛养殖,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养殖热情。数据显示,大板镇年共落实标准化棚圈项目平方米、草库项目平方米、青贮窖项目立方米,全镇规模化养殖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科技助推提升品质

优质肉牛养殖,一直是大板镇养殖户增收的重头戏。近年来,该镇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积极鼓励群众养殖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目前,全镇在大范围养殖本土巴林红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莱牛等优质肉牛,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影响力。

成立了巴林右旗肉牛养殖协会,组织养殖大户先后到通辽、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等地学习,聘请专家到各个嘎查村开展技术培训14次,大力推广肉牛冷配技术,全镇肉牛冷配专业人员达到42名,冷配基础母牛头数达到头,有效推动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种养结合农牧双赢

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肉牛养殖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如何确保饲料供应一直是大板镇领导考虑的首要问题。近年来,该镇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草业先行,今年以来,全镇种植青贮玉米2.4万亩,产量高达7.5万多吨,有效满足了全镇肉牛养殖需求。

结合全镇饲草料特点、养殖户实际需求和近年来饲草料市场价格呈明显上升的客观条件,专程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专家,对牧民制作、储存饲草料进行指导。通过养殖户对比参照实验,研究符合实际情况,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饲草料配方,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以肉牛养殖为基础,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走出一条种养结合、合作双赢的新路子。

龙头引领辐射带动

大板镇以养殖大户为龙头,积极组建养殖合作社,牧民“抱团”闯市场。目前,全镇成立专业肉牛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18家。

年大学毕业的都古拉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规模化棚圈,学习了基础母牛人工冷配技术,肉牛养殖做的风生水起。今年,他又率先成立了新吉乐呼家庭牧场,仅上半年就出栏优质肉牛26头,年收入可达20万元。短短几年间,这个嘎查的“读书郎”变成了致富“排头兵”。

如今,已经小有成就的都古拉嘎正在配合嘎查,大力推广优质肉牛品种和人工配种技术,带动一大批农牧民走上了致富路。

搭建平台优化服务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当地的养殖户也发现了新商机。今年以来,巴林右旗肉牛养殖协会建立了APP网络交流交易平台,面向全旗肉牛养殖户、家庭牧场、养殖合作社开放,广大养殖户轻点鼠标就能发布供求信息,掌握市场行情,实现网上交易。

借助这个平台,旗委、旗政府大力开展养殖政策宣传,发布购销信息,推广优质品种、饲草配方等,让养殖户在家中就能了解天下事。近年来,大板镇以西门达尔肉牛作为主要改良品种,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动全镇肉牛产业由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牧民养殖观念由传统放牧模式向科学化舍饲圈养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镇共出栏肉牛头,肉牛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经历多年的发展,大板镇的肉牛养殖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由胡斯台、宝拉格、浩饶沁、准哈日毛都、巴润哈日毛都等12个嘎查村构成的大板镇优质肉牛发展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大板镇党委将持续打造优质肉牛产业,让肉牛产业真正“牛”起来,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在青色草原上打造金山银山。

信息来源:大板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0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