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河,克什克腾旗流域壮美景色

西拉木伦河,为西辽河北源,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历史上曾称之为饶乐水、潢水、吐护真水、辽水、大潦水、巨流河等名称。

西拉木伦河的总落差达米,且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加上两岸群山环抱,被誉为“塞外小三峡”,水能资源丰富,但其中、下游河水含沙量大,洪水期、枯水期水量变化显著,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海拔米的白槽沟,流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老哈河汇合成为西辽河。河长约公里,流域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百岔河、碧流河、莎冷河、苇塘河、查干木伦河、少冷河(少郎河)等。

西拉木伦河以其河水铺哺育了其流域内的各族人民,红山文化史前文明早于黄河流域而被史学界誉为“祖母河”。建立辽国的契丹族也就发祥于这一流域。

美丽、富饶的西拉木伦河。

沙土日益侵蚀西拉木伦河的沿岸湿地。

干旱、截水、无序开发,让西拉沐沦免受断流之痛,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宽阔的河床,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汹涌澎湃的大河。

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西拉木伦河。

荒山沙石间的一股清流......

有些新疆喀纳斯湖的味道。

沿岸的各族人民分享着西拉木伦河带来的福利。

马儿休闲在河边的已经收割完的草场上。

不知道这个山野花叫什么名字,她给我指引了登高远望的牛蹄小路。

西拉木伦河的伊甸园。

唯美、浪漫、诗意的十二道湾。

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这条半干旱地带的河流,给中国北方民族提供了赖以驻牧的水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族……在西拉木伦河两岸“你方唱罢我登场”。

沙地与草原、游牧与农耕,在西拉木伦河两岸创造了经典对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8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