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天马A():精耕细作厚积薄发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凌涛/沈钱日期:-03-18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下滑10.39%。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比去年增加2.9亿元(去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万元)。
计提减值影响当期利润数值,轻装上阵。此次年报中,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2,万元,影响年度利润总额减少4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减少3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37,万元。所以实际上如果反算以上计提,公司年实际经营利润应该在12亿以上。
此外,我们注意到公司年正常计入的当期补贴金额相比其他年份较少,推测应该是有费用发生确认方面的后延,因此如果考虑到这一块,公司正常利润规模应该更高。无论是减值损失的计提,或者是当期补贴金额的递延,对年而言,都意味着轻装上阵,未来的数据表现应该会好于本期。
专业显示利基业务稳健成长,行业争先。对于天马年的表现,我们建议跳出年报的数据框架,更多地从行业维度去观察天马的进步:
根据最新的IHS的数据,天马以万片的出货量、14.4%的市占率,一举豪夺年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全球第二的宝座(去年第三),仅落后第一名JDI不到2个百分点,同时也是车载显示屏行业前五名公司中唯一的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在医疗显示面板行业,天马的份额一直都是全球第一。易见,专业显示产品毫无疑问是天马最为核心的利基,这一领域壁垒极高,同时一直在天马的整体销售额中占据半壁江山,该块业务的稳健成长,倚仗的并非简单的规模优势,更多的是技术积累和对产品、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消费电子厚积薄发,弹性充分。在LTPSLCD领域,天马早在年第四季度便已经出货超过JDI,成为全球第一。在中小尺寸LCD的方向上,全面屏技术与方案储备行业领先: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18:9的一代全面屏到Notch+超窄边框、水滴屏以及年底推出屏占比更高的第三代全面屏方案AAHole,年三季度实现双盲孔产品的量产…公司每一次LCD全面屏方案设计的更新迭代和量产出货均走在全面屏产品技术前列,更不用说触控一体化、屏下/屏内指纹识别、屏下摄像头、Mini/MicroLED等等技术储备。细心观察其实不难看出,天马在LCD领域走的同样是一条精耕细作的扎实道路,一步,一个脚印。
Amoled领域,公司武汉产线已经具备成熟的硬屏供应渠道和媲美三星的产品品质。柔屏的二期产线亦在如期建设,今年将逐渐释放产能,考虑到未来厦门柔屏新厂的产能增量,在-年后,天马同样将在柔性Amoled领域成为国内的头部厂商,天马所追求的并非短期争先,而是长期的稳健进阶,在渠道与客户产品的导入方面,天马一定会交出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完整的产业布局,浑厚的技术底蕴,全面的技术储备,稳健的成长节奏,是天马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在4G与5G制式切换的年,历经过去数载的行业洗牌,市场份额愈发向头部企业集中,随着5G世代的临近,下一代智能手机的雏形也将逐渐清晰。当下的市场环境对于所有面板厂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无论5G世代的智能手机形态将如何演变,但一定是与现有的全面屏、柔性折叠屏技术一脉相承,过去数年的深厚积累,为的是未来一两年5G换机潮来临后的喷薄而出,在这一维度下,天马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必将有所体现。
我们预计深天马-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7.05、22.08、27.25亿元,当下市值对应-年估值分别为17.47、13.49、10.93倍,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出货量不及预期;(2)下游终端品牌客户因不可抗行业因素减单;(3)面板价格出现不理性异状波动。
国电南瑞():受益特高压建设提速电力物联网发展前景广阔
类别:公司机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卢立亭日期:-03-18
特高压建设提速,公司有望受益。国家电网先后发布《年重点工作任务》和《年特高压及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二者均明确重点推进特高压相关工程项目核准和建设,后者增补了三个特高压直流项目和多项配套重点工程,特高压投资额增加近千亿元。公司是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和控制保护系统龙头企业,将受益于特高压建设的加速推进。
电力物联网建设重要企业,信通业务增长潜力大。年国网公司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及电力物联网重点技术研究,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此前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加快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招标内容包括信息化硬件、信息化软件、调度类硬件和调度类软件,公司业务均有涉及,其中调度类硬件市占率最高,约为50%。长期来看,电力物联网发展趋势不改,公司相关业务增长潜力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电网建设全产业链龙头,产品线涵盖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等各领域,短期将受益于特高压的加快核准和开工,长期有望受益于电力物联网的建设。预计公司-年的基本每股收益是0.94元和1.11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是22倍和19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特高压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网工程进度不及预期;电网投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风险。
恩捷股份()年年报点评:隔膜海外放量龙头地位巩固
类别:公司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孙克遥日期:-03-18
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年年报。公司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60亿元,同比增长28.57%;实现归母净利润8.50亿元,同比增长63.92%;扣非后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56%。
事项点评
Q4营收环比显著增长,费用、减值集中计提
Q4公司营业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26%,环比增45%。主要系Q4锂电隔膜出货保持高增(我们预计约2.6-2.8亿平)以及传统业务旺季的双轮驱动。Q4公司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10%,环比减10%。
Q4公司费用及减值集中计提,其中Q4费用率18.78%,环比增10个百分点。公司全年费用率14.05%,同比微增0.8个百分点。Q4集中计提损失0.27亿元,主要系应收坏账及存货跌价损失。
锂电隔膜出货稳步增长,海外销量占比提升
年公司湿法隔膜出货量超8亿平,同比增约73%,湿法隔膜业务收入达19.43亿元,同比增46%。上海恩捷净利润8.64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母净利润7.75亿元,超过业绩承诺的7.6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度.6%。我们测算公司年隔膜销售均价约2.4元/平,同比下滑15.5%,单位净利约1.07元/平,剔除补贴后单位净利约0.92元/平,同比下滑约21%。年,公司锂电隔膜海外出货量显著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9年隔膜海外销量约1.2-1.3亿平,毛利率高达69.42%。公司主要海外客户包括松下、LG化学和三星,上述三家客户已占海外锂电池市场80%以上,随着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公司动力电池隔膜的全球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收购苏州捷力,巩固隔膜龙头地位
年,公司启动收购苏州捷力%股权的事宜,苏州捷力拥有湿法隔膜产能约4.2亿平米,包括8条基膜及12条涂布膜生产线,产品良率较好且稳定,CATL、ATL、比亚迪及LG等著名电池厂商均是公司客户。此次收购战略协同效应明显,两者合计国内湿法隔膜市占率将近60%,实现动力电池、消费电池两手发力,巩固锂电隔膜龙头地位。目前苏州捷力已完成本次股权收购事宜所涉及的工商登记变更及备案手续。此外,公司持续加快珠海、江西和无锡基地的投资建设进度,力求在年底达到33亿平米的产能规模,以匹配下游主要客户未来规模较大的扩产计划。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略微下调了公司年的业绩预测。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短期承压,但这部分需求将会以延后释放的方式回归,因此我们同时上调了年的业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年-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81亿元、55.29亿元和69.14亿元,增速分别为32.33%、32.25%和25.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43亿元、14.22亿元和18.31亿元,增速分别为22.78%、36.24%和28.78%;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1.30元、1.77元和2.27元,对应PE为38.05倍、27.93倍和21.69倍。未来六个月内,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不达预期,隔膜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超预期等。
宝丰能源():业绩维持稳健现代煤化工产业加速推进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启超/裘孝锋/菅成广/傅锴铭日期:-03-18
事件:
公司公告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95%;归母净利润38.02亿,同比增长2.88%,EPS0.54元,扣非后归母净利39.09亿元,同比增长0.19%,经营性净现金流35.73亿元,同比增长9.41%。截止年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70.67%。单Q4来看,实现营业收入38.2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9.69亿元,扣非后11.3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12.22亿元。
点评:
外部烯烃和焦炭市场景气下行,内部提量增效业绩增长稳定年公司主营产品聚烯烃和焦炭市场价格整体下跌,其中聚乙烯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6.20%至6,.32元/吨,聚丙烯市场均价同比下降7.90%至7,.64元/吨,焦炭市场均价同比下降9.13%至1,.03元/吨。行业景气下行压力下公司一方面以量补价,焦炭产量同比增长5.88%,存量聚烯烃装置产量同比增加12.23%,年底投产的新烯烃装置贡献产量16.24万吨,从分业务来看,烯烃产品实现营收63.70亿元,同比增加15.15%,焦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3.87亿元,同比减少4.12%;另一方面公司落实以效补量,报告期内煤醇比同比下降4.06%,双烯收率同比增加4.26%,煤焦比同比下降3.26%,甲醇装置单位加工费同比下降6.15%,烯烃装置单位加工费同比下降13.27%,从效果来看,烯烃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0.93pct至44.09%,焦化产品同比下滑6.47pct至45.33%。
从费用控制来看,基于生产销售规模增加等原因,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0.48%至4.43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4.51%至4.42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至万元;而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提前偿还部分借款并赎回部分债券,利息支出减少,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9.07%至3.24亿元。公司提量增效效果显著,业绩维持稳健增长。
持续资本投入,未来增长有保障
根据公告,公司预计年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13%,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二期烯烃项目,其中后段60万吨甲醇制烯烃已于年10月投产,前段焦炭气化制万吨/年甲醇项目预计年上半年投产;三期项目,其中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已开工建设,后续万吨/年煤炭气化制甲醇装置、25万吨EVA装置和30万吨聚丙烯装置将逐步落地;MW/年太阳能发电配套2万吨/年电解水制氢科技示范项目;投资建设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已通过政府备案,其中10万吨/年针状焦项目是亮点;此外公司设计能力万吨/年的红四煤矿预计投产,并继续推进丁家梁煤矿与甜水河煤矿联合开发项目的核准。未来上述项目陆续投产之后,1)原料端自给能力将进一步加强;2)高附加值的产品线将获进一步丰富3)从收入体量来看可再造一个宝丰。
高现金分红,低利率环境下价值凸显
此前基于加快上市进程的考虑,公司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根据年度分红预案,年度公司中期分红和年度现金分红合计41.06亿元,占年和年度累计归母净利润的54.77%,按3月13日收盘价和近两年平均20.53亿元/年的分红金额计算,3.08%的股息率高于年中信二级子行业煤炭化工2.93%的平均水平。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近十年最低位置,低利率环境下公司股息率水平具备一定吸引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二期烯烃项目后段MTO已于年底投产,前段万吨焦炉气制甲醇装置有望年上半年释放产能,但近期OPEC+新减产协议破裂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叠加年国内炼化产能大幅增加预期,聚烯烃价格短期承压,我们下调年、维持年并新增年盈利预测,预计-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29/59.92/67.54亿元(前值为56.13/59.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7/0.82/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1/10。从公司终端产品布局来看,未来在新材料领域不断寻找产业链延伸机会,并积极拓展茂金属聚乙烯、EVA和针状焦等高端精细化产品品类,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上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塔牌集团(002)年报点评:需求具备支撑业绩弹性仍在
类别:公司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娄永刚/冯孟乾日期:-03-17
事件:年3月17日,塔牌集团发布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1亿元,同比增长3.91%;实现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同比增长0.6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元。公司年报中发布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分配现金5.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6.48亿元(含税)。
点评:
四季度需求好转,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年前三季度,受雨水天气较多影响,粤东地区水泥需求疲软,价格整体呈现稳中下滑的态势。作为粤东水泥龙头,公司业绩也面临较大压力,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减少15.65%。进入四季度,随着地区天气情况好转,下游需求集中释放,水泥价格一路冲高,涨幅惊人。公司产品售价水涨船高,四季度经营情况大幅好转,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80亿元,同比增长43.16%。
地区水泥价格仍将高位,盈利值得期待。与珠三角地区相比,粤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该地区农村及基础设施领域水泥需求仍将旺盛。新增需求以及递延的上年需求,将共同支撑年水泥消费。同时供给端新增产能可控,仅塔牌集团一条万吨线投产。展望后市,年粤东地区供需格局依然较好,价格有望继续高位运行。
受益区域市场景气延续,且随着自身新增产能的释放,公司年业绩有望再上台阶。
股息率较高,具备安全边际。公司账面现金充裕,截至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12.8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16.68%。公司一直注重股东回报,根据公司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全年将累计分红10.06亿元,以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在7%左右。基于公司业绩预期与资本支出计划,我们对公司年分红情况持乐观态度,股息率或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股份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根据公司董事会3月15日通过的回购股份方案,公司拟在方案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动用自有资金不超过4亿元(含)且不少于2亿元(含)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4.5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份回购表明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也使得员工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盈利预测及评级:根据公司现有股本,我们预计公司-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78元、1.87元、1.89元,根据-03-17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7倍、6倍、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粤东及周边地区水泥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外来水泥流入规模超预期;原燃材料成本上升风险;环保、安全等突发事件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盛达资源():业绩符合预期产能持续扩张
类别:公司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帅华日期:-03-17
事件:公司发布年年报,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8.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23.3%,其中年Q4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3亿元。
公司矿山生产经营情况。目前公司矿业子公司增至6家,在产矿山4家,包括银都矿业拥有的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金山矿业拥有的新巴尔虎右旗额仁陶勒盖银矿以及光大矿业、赤峰金都拥有的克什克腾旗大地、十地银铅锌矿,其中金山矿业年产3.5万吨一水硫酸锰项目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设备已经到货,预计在年上半年调试并投入生产。尚未投产的矿山2家,其中东晟矿业拥有的克什克腾旗巴彦乌拉矿区银多金属矿,已于年12月取得生产规模为25万吨/年的《采矿许可证》,其他投产前的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该矿区将作为银都矿业的分采区,进一步提升银都矿业的供矿能力;德运矿业拥有的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包勒格区铅锌多金属矿正在办理探转采的相关手续。
收购德运矿业,公司白银资源储量接近万吨。公司于7月完成收购德运矿业44%股权,后经磋商再次收购了10%的股权,9月公司完成对德运矿业54%股权的收购,实现绝对控股。德运矿业持有的巴彦包勒格区银多金属矿探矿权银资源储量丰富且品位高,目前正在开展探转采相关工作。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白银资源储量接近万吨,优势进一步凸显,白银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银价格有望修复。近期资本市场巨震,油价跌破30美元/桶,各国股市暴跌引发流动性危机,在通缩预期以及流动性缺失的背景下,具有避险作用的黄金白银同样遭到市场抛售,同时各国疫情的爆发也给白银的工业需求蒙上了阴影。展望未来,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全面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去,各国纷纷降息托底经济增加市场流动性。如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看好金银比修复以及被经济托底政策激活的白银工业属性。
盈利预测及评级。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年公司EPS分别为0.76元、0.94元和0.99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4.8倍、11.9倍和11.3倍。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价格下跌、矿山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涪陵榨菜()年报点评:前期费用投入利好长远发展期待业绩弹性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付生/郑汉镇日期:-03-17
点评事件:公司公告年报,实现营收19.90亿元,同增3.93%;实现归母净利6.05亿元,同比下滑8.55%;EPS为0.77元/股,同比下滑8.33%。单四季度实现营收3.85亿元,同增4.33%;归母净利0.87亿元,同比下滑37.09%。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及业务规划,预计年营业收入目标20.89亿元,同比增幅5%。
一、收入增长趋势向好,榨菜保持稳健,泡菜短期调整全年收入增长3.93%,考虑年10月有一轮提价,年实质上是缩量去库存的调整年,但趋势上,下半年收入增长明显好于上半年,单四季度延续单三季度销售回暖的趋势,收入增长4.61%。
分产品看,年榨菜、萝卜、泡菜、其他产品的收入分别同比变化+5.20%、+0.94%、-13.91%、+33.65%,各自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86.07%、5.55%、6.36%、1.87%。榨菜作为核心品类保持稳健的增长;萝卜首次拆分单列,目前的销售收入体量超过1.1亿元,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重要单品;泡菜受品牌调整影响,销售有所下滑;其他产品占比较小,增速较快。分地区看,实现增长的大区分别为华东(+18.86%)、华中(+8.35%)、西南(+19.11%)、西北(+3.33%);强势区域华南(-1.77%)去年相对稳定;华北(-5.67%)、东北(-1.94%)、中原(-3.44%)发生不同程度下滑。
二、产品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率创新高,研发投入加大年青菜头平均采购价约为元/吨,榨菜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3.10pct达到60.54%。年青菜头采购价小幅上涨至元/吨,一季度因为使用低价库存仍保有成本优势。从成本分析中可以看到,榨菜、萝卜、泡菜的材料、工资成本均有所下降,但制造费用整体上提升,预计可能与生产工艺、技术升级等有关系。
主力产品盈利能力改善,带动年综合销售毛利率提升2.85pct至58.61%,创历史新高。
全年归母净利下滑8.55%,其中,单四季度归母净利同比下降37.09%,主要受当期销售费用投入加大影响。年在供需弱平衡、渠道加强改造和下沉的背景下,公司费用投入显著加大。全年销售费用率20.45%,单四季度销售费用率27.60%,均为年以来新高。前期费用投入利好中长期发展。公司重视传统渠道销量下滑等问题、积极应对大商制所导致的部分市场失序,加大费用投入,从扁平化、专业经销商开发和渠道下沉等方面着手渠道调整。目前来看,大商扁平化明显提升了直控终端的能力;专业经销商开发有利于覆盖新型渠道,初步可以看到线上渠道发展较好,餐饮渠道的拓展也值得期待;渠道下沉虽然受限于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但已经开始有正的增长,预计未来会进一步提速。公司也在积极建立销售管理新秩序,销售办事处机构裂变至67个,实施精细化营销管理,业绩与薪酬挂钩。除此之外,公司实施品类独立推广,推重点产品和多品类,加强实销导向的营销活动。同期公司加大了研发费用,增加榨菜自动化去筋设备研发项目、榨菜起池转运机样机研发、酱油产品开发等投入,开发g碎米榨菜、g脆口榨菜、38g邱氏菜坊涪陵榨菜和萝卜等16支新产品,为未来公司发展做好产品储备。渠道扁平多元、建立销售管理新秩序、品类多元等措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中长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三、疫情影响可控,一季度有望增长,期待全年业绩弹性春节前渠道库存恢复至合理偏低水平,疫情加速库存去化,随着生产运输的恢复,进入补库存的阶段。短期看,二三月份的一部分新订单无法及时得到满足,生产处于满产加班的状态。初步判断,疫情影响可控,如果满产加班的状态延续到季度末,预计一季度收入可能取得正增长。全年在低库存、渠道复苏、多举措并发的情况下,收入有望重回两位数增长。
根据财务预算指引,年营业收入/成本的增速分别为+5%/+8.13%。
考虑去年低基数和目前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指引偏谨慎。
我们判断收入恢复到两位数以上增长是大概率,并且销售费用率即使维持高位但也是见顶回落,从而费效比和净利率有所改善,业绩弹性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评级:
考虑疫情对公司短期和全年业绩的影响,考虑年业绩低基数以及当前库存优化的情况,我们判断年公司收入有望12%以上增长,且净利润的弹性更大。未来随着渠道下沉和品类拓展逐渐显现效果,公司的收入、利润有望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速。测算公司-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2%、15%、18%;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20%、22%、22%。
年预期归母净利7.23亿元,采用行业可比平均市盈率35倍估值,对应市值约亿元,目标价32.20元,“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策略调整不及预期等;食品安全问题等。
星湖科技(866):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双线三基地格局
类别:公司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蒲强日期:-03-17
业绩
公司发布年年报,年公司营业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22.1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72%。
分析
整体来看,公司年业绩基本符合业绩预告,一方面受到食品添加剂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影响,产品盈利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收购久凌制药年2月并表,受益于子公司产能的逐步投放,公司业绩获得大幅增长,年为公司贡献净利润万元,约占公司整体盈利的3成。
三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年,公司先后布局规划了肇东生物发酵产业基地(投资6.8亿元建设万吨级核苷酸类产品产线)、怀集绿色健康产业基地(投资3.45亿元建设吨NC产品、吨/年肌苷、吨/年脯氨酸、吨/年利巴韦林),通过两大基地建设,结合公司收购的四川久凌制药子公司,公司将实现华南、西南、东北三大区域协同的产业布局。公司将现有基地产线进行双向拆分,利用东北玉米、煤炭的价格优势,降低核苷酸类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将医药大健康类产品在新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在扩充天然绿色健康复合调味品(NC产品)产能的同时,优化原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产品双线布局,实现公司长远发展。公司长期以来从事生物发酵、生物化工领域,形成了食品、饲料、医药三大领域布局,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停止饲料业务,持续强化食品添加剂及医药领域业务: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I+G产品的企业,是国内I+G三大供应商之一,通过肇东基地的布局,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核苷酸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公司同雀巢多年合作的NC产品将快速进入规模化生产,实现食品添加剂业务的双产品支撑;而在医药领域,公司以原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布局为基础,打破子公司久凌制药产能瓶颈,实现公司医药业务的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医药板块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和产能释放,持续实现高速增长,同雀巢合作的NC产品有望带动公司长期增长,但考虑到I+G产品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价格下落,下调年公司盈利预测45%,预测~年EPS0.20元、0.24元、0.2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生产销售受疫情影响;基地搬迁短期影响产品生产销售。
塔牌集团(002):19Q4量价齐升业绩超预期20年仍将维持高景气度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闫广日期:-03-17
事件:公司年实现营收68.91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17.34亿元,同比增长0.63%;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24.59亿元,同增16.68%,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43.2%。
点评:
Q4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大超预期。年公司实现水泥销量.12万吨,同比增长8.01%,领先于广东省19年水泥累计产量增速(2.55%),其中Q4销量约万吨,同比增长约6.88%。广东地区1-8月份受雨水天气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缓慢,导致1-8月份广东省水泥累计产量同比下滑1.11%,但随着进入8月中下旬,雨水天气减少,需求集中释放带动了公司产销量的增长;我们测算Q4公司水泥熟料平均出厂价约元/吨,同比增加约40元/吨,由于需求集中释放,8月中下旬以来,福建及广东价格涨幅分别达到、元/吨;同时受车辆标准载重及环保整治等因素影响,水泥辅材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整体成本略有上升,测算Q4吨成本约元/吨,同比增长约2.6元/吨,吨毛利约为元,同比增长约38元/吨,Q4盈利大幅提升,扭转前三季度业绩下滑颓势,Q4吨三费约为38元,同比提升约6元/吨。
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高分红极具吸引力。四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3.28亿元,同比提升2.6亿元;报告期末,公司在手现金为12.87亿元,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6亿元,公司整体现金流良好,期末资产负债率降至16.68%,长短期借款均为0,充足的现金流一方面保障主业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可以延伸拓展新业务,经营质量明显提升;同时公司依旧保持高分红回馈股东,公司中期已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19年年末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5元,(含税),全年总计派发现金约10亿元,按当前市值来看,股息率约7.3%,充分回馈股东十分具有吸引力,。
第2条万吨线即将投产,产能逆势扩张提供增量。根据公司计划,预计文福第二条万吨线将于年一季度投产,届时公司水泥总产能将达到0万吨,一方面提供新的产能增量;另一方面新生产线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效降低综合成本,提升公司在粤东地区市占率。
区域仍维持高景气度,大湾区建设提振中期求。公司产能主要布局在粤东及福建区域,受疫情影响较小,当前下游复工有序推进,价格高基数有望支撑上半年业绩高弹性;同时,在国家加大基建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背景下,广东高达万亿的基建投资将提振区域需求,未来大湾区建设将带来新的增量,提振中期需求;公司规划年水泥销万吨,同比增加12.4%,销量增速位居水泥行业前列,随着公司第二条万吨线适时投产,产能逆势扩张充分受益区域高景气度。
投资建议:考虑到华南地区供需格局以及公司产能投放情况,我们上调公司-年公司EPS分别为1.56(+7.32%)和1.73(+10.65%),对应20-21年PE估值分别为7.4和6.7倍,维持目标价15.6元及“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限产不及预期,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
帝欧家居():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远发展信心
类别:公司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唐凯日期:-03-17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激励对象:控股子公司欧神诺的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共人;2)授予价和数量:授予价为10.86元/股,授予数量为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1.04%;3)解锁条件: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年欧神诺实现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且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00%、40.00%;4)预计-年的摊销成本分别为/.7/.3万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小。
点评:
精装竣工趋势利好B端成长性。得益于精装房渗透率提升以及竣工回暖(年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3%,12月同比增长20.2%),年欧神诺实现营收50.06亿元,同比增长35.97%,实现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42.05%。公司在碧桂园、万科、恒大、雅居乐、荣盛等传统优质客户的基础上,同时不断开拓新客户(敏捷、海伦堡、合正、华侨城等),贡献业绩增量,B端业务有望在行业东风下持续高增。
行业中小产能持续出清,竞争格局优化。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数据,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家,比年减少家,同比下降7.42%。精装市场占比提升零售端竞争压力加大的环境,利于拥有更强交付能力及营销管理能力的龙头抢占市场份额,实现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受近期疫情影响,房地产竣工及零售开店预计有所放缓,下调收入及利润预测。预计-年EPS分别为1.47、1.83、2.26元,对应PE分别为15X、12X、10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地产需求不及预期,零售渠道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