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农村养兔子,昌平姑娘的獭兔情缘北京

在流村镇有一个谷氏全兔宴特色餐厅,当地人有这样一句话:“昌平一大怪,兔头炒来卖”,其实说的就是这道菜,用各种调料把兔头卤煮以后,当地人叫啃兔头。

您可别小瞧了它,这可是当地人人喜爱的特色小吃。啃兔头,已在流村镇当地久负盛名。

一盘看似普通的兔肉菜肴为啥有着如此高的点击率呢?今天我们就和老板娘一探究竟。

“獭兔肉质肥美、营养价值高,皮毛光滑、能做皮草,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提起獭兔,老板娘齐静来了兴致,从兔场的选址、种兔的培育、兔仔的照料到饲料的搭配等,说得头头是道,她就是谷氏全兔宴特色餐厅的老板娘,也是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人齐静。

齐静,一个住在阜成门边上的北京姑娘。如今,她的身份却是农民企业家,是京郊有名的獭兔养殖大户。在十亩贫瘠的砂石地上,她的獭兔养殖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覆盖,正着手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年,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昌平区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正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一个偶然的机会,齐静把兔舍建到了大草原。

从城里嫁到农村与兔子结缘

受过高等教育,脑子里有知识,个性敢闯敢干,年,齐静就自己开起了公司,毕业没多久的她已经衣食无忧。事业渐入佳境,爱情也接踵而至,齐静与一位昌平流村镇黑寨村的小伙儿恋爱了。但平淡的家庭生活让忙碌惯了的齐静无所适从,家里的十亩贫瘠砂石地让她看到了再次创业的希望。“种地不行,咱就想别的办法。”她想到童年的爱好——养兔子。为了养殖最优品种的獭兔,她跑遍北京周边所有的养兔基地,购买了各个品种的兔子,还到农学院拜访养殖领域的专家。

愿做领头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上千平方米的兔舍建成了,短暂的惊喜过后,她又陷入对獭兔养殖前景的思考。齐静想到成立合作社,年,齐静成立了谷氏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她不光自己养兔子,还要带动周边乡亲一起养,尤其是让村里妇女、残疾人去养,这不仅能让黑寨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养兔特色村,还能让这些弱势群体率先致富。村里的贫困户完成了从“我不干”到“我愿干”、“不会富”到“我先富”的华丽转身。

养好“脱贫兔”“蹦”向小康路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并不是齐静的最终目标,她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年,在区发改委、区农委及区经管站等多个部门的指导带动下,结合阿旗地区实际,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阿旗新民乡新增村签订帮扶协议,帮助新民乡新增村建立了“獭兔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并将多年积累的獭兔养殖经验,无偿传授给当地老百姓,带动其增收致富。养殖人员也都是当地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目前,合作社在外阜已建成50多个规模化獭兔养殖基地,解决了多人的就业和创收增收问题,其中低收入群体有人,獭兔养殖常年存栏20万只,年出栏商品獭兔80万。

能不能有一道菜,就让你想到家的味道?

随着生意越来越大,一个点子在齐静脑中又闪过:獭兔肉以细嫩、高蛋白质、低胆固醇等特点,被誉为“美容长寿”肉。是不是可以做獭兔深加工?发展獭兔饮食文化?

说干就干!齐静根据老百姓的饮食习惯,自己研制出了手抓兔、麻辣烤兔腿、麻辣兔头等道獭兔美食,很多人为吃兔宴专程来到养殖场。

今年6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兔肉节社开幕。全国主会场就设在昌平区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与全国10余个地区分会场联动,打响昌平谷氏兔肉这一品牌。

在獭兔饮食文化发展起来的同时,齐静又将目光转向了獭兔毛。齐静开始跟制衣厂合作,制作了獭兔大衣、帽子、围巾。现在,齐静已经形成了以獭兔养殖、繁育、储藏、生产、美食开发、兔皮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还利用线上线下开展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带动贫困户利用空闲时间在家加工兔皮材料包,对农户提供的合格产品照单全收,按件发放手工费,实现了“接单搞加工、挣钱顾老小”。

年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批准鄂伦春自治旗等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退出贫困旗县的通知,太仆寺旗位列其中,正式退出贫困旗序列,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但这并不是齐静的最终目标,谈到下一步发展,齐静表示,“合作社将通过直播平台把昌平本土的优质农产品、扶贫地区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同时,在昌平山区做几个试点,依托合作社的优势以村为单位打造一个精品全兔宴,带动美丽乡村及旅游业的发展。”

文/尚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6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