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宣传科长张彦博
一晃,我来到赤峰中院工作已经28年了。
人到中年,就越发容易陷入回忆,也越发会被年轻时不去经意的事情所感动。
刚步入法院的时候,记忆中好像是满怀理想,但又好像没认真想过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年轻人所共有的特点吧。现在回忆起来,虽然以前很多人和事都已经很模糊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候,我的骨子里还是有一份认真和执着的。
记得年开始学习电脑打字,那时用的是“四通”打字机,只能打字,并没有现在的电脑那么多功能。既便如此,我练起打字也像是着了魔一样,每天早上七点多钟就到单位打材料,晚上八点左右才会回家,中间没有特殊事项绝不离开打字机。以至于当时的领导万福山主任找到我父亲,让他劝我多注意休息。
就这样苦练了半年左右,达到盲打每分钟多字,应对工作就算是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年的时候,我被调整到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有幸遇到了朱旭光主任,是他在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勾画了努力方向。
我的第一次写作是按照朱主任安排给基层法院写一份通知,要求不高,可长可短,把事儿说清楚即可。可就是这么一篇简单的应用文却难住了我,提笔之前如有千言,落笔之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搜肠刮肚忙乎了一上午,勉强交稿后,多字的稿子被朱主任改了多字,窘得我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就算这样,朱主任也没有过多责备或是就此放弃,而是像老师一样不停地鼓励我引导我,像兄长一样手把手地带我教我。逐渐地,写文章能成段了;再然后,豆腐块见报了。到现在,我在各类媒体刊发稿件余篇,其中不乏整版稿件。
赘述这些,并不是我在刻意“凡尔赛”,况且这点成绩也并不足以与外人道。只是由于前几天听了潘院长的党课,听他讲起“三牛精神”,内心深处被再次触动了,由此萌生了想写些什么的想法。
“三牛精神”源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的,要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重要讲话。而潘院长之所以用“三牛精神”为主题给全体干警讲党课,我想,这不仅仅是潘院长在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进行的一次深刻解读,也还应该饱含着潘院长对全市法院干警的殷切期望。
从事司法宣传工作的19年里,我接触过很多优秀法官,他们纯粹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无私的品质,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
2年前后,由于李红艳副院长的突出贡献,赤峰市委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向她学习。我多次随同报道组深入农村牧区进行采访,当我看到老百姓提起李红艳时那发自内心的尊敬,以及纯朴的村民们握着李红艳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的时候;当我看到因李红艳对公平正义的坚守,走投无路的孤儿寡母感激涕零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和温暖了。这眼前的一切让我明白,你心里记着谁,谁就会记着你;你给了这世界什么,世界便会回馈你什么。
阿旗法院有一位执行法官叫成广辉,外表看上去有如邻家一位憨厚朴实的老大哥,为人木讷少言。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似乎土得“掉渣儿”的人,却始终保持着一股韧劲儿,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创下了年均执结案件近件的骄人业绩。
可能大家以为执结件案件很轻松,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广袤的阿鲁科尔沁旗,城区之外还保持着传统的游牧习俗,而且这片土地东西南北数百公里,到处都是人迹罕至的牧场,有时候在车上颠簸一天也只能到达一个游牧地点,更为无奈的是,就算是到了游牧地点也不一定能找到被执行人。
说起来可能不会有人相信,多年来成广辉基本没在家睡过一个囫囵觉,原因是他每天三四点钟就要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行程。在他的车上,还常备着一套简单的行李,那是因为如果外出执行案件晚上回不了家,他就会夹着行李卷就近找个村委会住下,第二天继续执行案件。
阿旗法院副院长钱忠说过,成广辉对执行工作近乎痴迷。这些年来,跟成广辉在一个执行小组的司机基本上是每年都要调整,因为无论谁跟成广辉一个小组,都难以跟得上他的工作节奏,时间久了自然需要轮换。
已经很久没与成广辉联络了,算起来他应该刚刚退休。离开了挚爱的工作岗位,成广辉到底是会有不适应的失落感还是会有解脱后的轻松感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我们每一位干警都应该向他致敬,向无私奉献者致敬,向“三牛精神”的践行者致敬。
在全市法院系统,类似让人肃然起敬的法官还有很多。有刚刚做过换心手术就急着出院,主动加班加点参加执行攻坚的敖汉法院张文堂法官;有极度敬业、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每年结案超千件的阿旗法院白玉宝法官。说起白玉宝,他的忙碌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以至于在我采访他一个多小时后竟然深感愧疚,因为我真心觉得耽误了他的时间,影响了他的工作,如果没有我的采访,也许这一个多小时他就能多调解一起案件吧。
其实,“三牛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情怀,无论你是法官还是从事其他职业。因为只有具备“三牛精神”,才不会每天尸位素餐,才不会将工作视为赖以谋生的饭碗,才不会被利益冲昏头脑。只有具备“三牛精神”,才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势头,才能够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才能够做出更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特别是对于法官来说,只有具备“三牛精神”,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才能对得起胸前的天平和身后的国徽,才能行的端、走的正,做事踏实、睡觉安稳。
我想,这才是潘院长党课的要义吧。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老去,离开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但是在应该奋斗的年华,我们绝不应碌碌无为。滚石上山固然需要咬紧牙关,然而下坡路走得久了,难免会伤及双腿。所以,我们应该以植荒十年的韧劲儿,去换得一时春生。否则,我们总有一天会为此感到羞愧。
良知为伴,责任为鉴。
原标题:《队伍教育整顿大家谈(第5期)——步履所往即是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