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总体思路,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持续完善扶持政策,依靠农业科技,积极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牧业生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完善基础设施,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阿旗新增高标准农田38.89万亩、设施农业蔬菜大棚栋,发展微灌1万亩,新增养殖棚舍15万平方米,储草库5万平方米,青贮窖5万立方米,农牧业机械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全旗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全旗农机总动力达到7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9万台,配套机具3.3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万亩,机播面积万亩,机械收获面积万亩。人工草产业新增大型播种机台,大型割草机台,搂草机台,大型节水灌溉设施台。新增青贮收割机台,大中小型TMR机80台,投料机30台。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为阿旗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阿旗突出发展草、畜、粮、薯、乳、糖六大产业,持续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全旗人工草地规划面积达到万亩,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65万吨;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0亿斤;蔬菜产量保持年产量3.19万吨;年产绵糖6.2万吨;全旗保持肉牛存栏55万头,奶牛存栏3.7万头,肉羊存栏万只,肉驴存栏3.5万头,马存栏2.8万匹,生猪存栏7万口,禽类存栏75万只;年平均肉类总产量6.6万吨,牛奶总产量20万吨,年出栏肉牛20万头、肉羊万只、肉驴0.5万头、生猪7万口,畜牧业总产值50亿元;建成规模化家庭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场个,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0%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10%,肉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0%,全旗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加强技术服务,企业带动逐步增强“十三五”时期,全旗全面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建成14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18个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人,培育科技示范户0户,辐射带动养殖户0户。全旗农牧业农技人员建立了“分级包片、定点定人”的技术人员网格化服务模式,对种养殖业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实现农技人员基层一线全覆盖。全旗已经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0个,包括“阿鲁科尔沁牛肉”、“阿鲁科尔沁羊肉”、“阿鲁科尔沁驴肉”、“阿鲁科尔沁小米”、“天山明绿豆”和“阿鲁科尔沁紫花苜蓿”等,全旗认证著名商标5个、知名商标2个,农畜产品品牌效益逐步显现。阿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壮大,—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逐渐入住阿旗。聚集、形成了澳亚现代牧场、内蒙古凌云海糖业、沃金农业和牧原绒产业等—批行业领军企业,显著提升了阿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成为带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中坚力量。目前,全旗有龙头企业51家,年总产值19亿元,销售额18亿元。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的农牧户有2.38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个,发展农牧业专业大户1.3万余户、家庭农(牧)场个,年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1.2万余人次,在企业及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旗农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稳步发展。优化发展格局,产业扶贫效果显著近年来,阿旗逐步建成了5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万亩草原游牧区传统畜牧业生产基地、30万亩绿豆生产基地等12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现代草业、肉牛产业、奶牛产业、肉羊产业、甜菜产业、大金苗谷子、设施农业、杂粮杂豆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阿旗先后引进了澳亚集团万头奶牛养殖项目3个,奶牛存栏近4万头,年产牛奶30万吨;引进年产5万吨草颗粒和10万吨草捆的北京绿田园等20余家企业进行牧草种植项目,已形成“种、养、加、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进了重庆太极集团9万头毛驴深加工项目等。随着甘肃亚盛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凌云海糖业、凌志马铃薯项目、沃金万头肉牛养殖项目等大批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入驻,全旗农牧业产业搭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阿旗持续拉伸向外产业链条,中阿“一带一路”草畜一体化产业示范项目稳步实施,项目投产后阿旗农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可进一步增加弄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牧民收入。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阿旗依托现代农牧业优势产业,把肉牛羊和驴产业列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全旗通过“到村到户和资产收益”等模式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1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措施已经使户、口人实现如期脱贫的,占全旗贫困人口的96%,有效帮助贫困群众依托产业发展、依靠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十三五”时期,阿旗加强畜禽布病、五号病、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蓝耳病等疫病防控工作任务,为促进全旗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阿旗还稳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进程,全旗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废弃物均实行堆放发酵成有机肥施与农田草原。如今,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正乘着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阔步向前,全旗现代农牧业健康发展、产业格局日趋完善,30万草原儿女砥砺前行、锐意进取,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正书写着多元化发展的壮美诗篇!编辑:毕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