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赞不仅植树,还要致富活力阿鲁科尔沁

23岁的时候,宝秀兰嫁到了流动着白沙子的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包头嘎查。面对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海,宝秀兰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今,22年过去了,曾经的那片沙海变成了绿洲。年7月,她还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

点击视频,

看看宝秀兰为何能够坚持治沙?

01:47

这里就是包头嘎查,曾经是白茫茫的一片沙地,“一年天,有天吃饭就着沙子。”宝秀兰说到她刚嫁过这里的情形,“想打工没地方干,想搬家没地方去。”所以,她就留下来治沙。

她家附近有一棵活了多年的老榆树。“既然这棵树能活,那我种的也能活。”就是这棵树,给了宝秀兰极大的信心和动力,让她22年坚持治沙。

年,她承包了亩荒沙地,和丈夫开始治沙。黄柳条子和柠条是从四、五十公里外用骆驼驮回来的。每天天刚蒙蒙亮,她跟着丈夫上沙坨子种树。他们起早贪黑奔波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里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喝点凉水。

虽然种的多,可是风吹沙跑、牛羊刨,最后只能活一半。但夫妻俩日复一日的坚持,终究等来了收获。成活了的黄柳和柠条在沙里扎根、连片。

后来,村民们也跟着她一起种树,她把自家的柳条和柠条分给村民们,供他们搞绿化。而她自己为了治沙,也先后投入多万。

到现在,包头嘎查的13.6万亩地,除了留着建沙漠景区的两万亩沙地,只剩下三、四千亩沙地了。等到明年春天,就能栽满树。

现在已经是包头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宝秀兰,又有了新打算。她说她要带领包头嘎查三个自然村的43名党员,做好广大农户的工作,保护好这些年的绿化成果。还要建立一个合作社,与白音他拉北部沙区的五个村协商,帮助他们绿化。

宝秀兰说要“在沙子里挣钱”,她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带着自己的骆驼去沙漠旅游景区赚钱,增加村民的收入。

以前,全村只有多头牛,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现在村里有0多头牛,0多只羊和峰骆驼。她自己家也有80多头牛,40多只羊,今年的收入能够达到40万。

她说,还准备筹建一个灌木加工厂,用治沙时候种植的柠条加工牛羊饲料,节省养殖费用,大力发展养殖业。

策划:马少林

摄影/摄像:孟和朝鲁

记者:郭洪申包小婷苏永生月英

编辑:包小婷

校对:李珍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4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