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明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明。
亚欧大陆游牧文明发生的地域,
东起西伯利亚,
经中国的东北,穿越蒙古、中亚、
咸海和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
直到欧洲东部境内,
横亘大陆数千公里。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就位于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亚欧草原地带东部。
这里,
至今仍然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纯正的
蒙古族游牧文化保留传承地区。
无论岁月更替,时光流转,
依旧青山碧草,绿满天涯。
从地理上看,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
中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
这里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
入夏后光热充沛,降雨充足,
牧草生长恰好进入了旺盛期,
为草原游牧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气候特点还造就了草原植被的多样性。
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
使得这里的游牧生产方式能够历久不衰,
成为世界上难得一见的原汁原味地
保留着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
一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牧民,
熟知当地的山川河流,
草场分布和季节变化,
每年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
决定一年四季的迁徙路线,
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
这片天然牧场上,牧民、牲畜、草原相互依存,
形成了自然的和谐关系。
初夏,
是阿鲁科尔沁草原
最富于风姿与魅力的季节。
每年6月1日起,
巴彦温都尔的多户牧民,
50多万头只牲畜,
分期分批向游牧核心区行进,
踏上了壮观的夏季转场路途。
一时万马奔腾,浩浩荡荡,
再次上演着史诗般的人畜大迁徙的壮美场面。
对于阿鲁科尔沁旗的蒙古族,
这种宁静、祥和、温馨的场景,
是夏季牧场的欢歌,
但仅仅是生活画卷中的一个片段。
三个月以后,
当秋天降临时,
他们又将踏上由北向南的迁徙转场之路。
年年岁岁,世世代代,
这里的蒙古族凭借着顽强的意志,
怀着对传统文化的依恋,
靠着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不断的向世界
讲述着这个古老的游牧传奇故事。
编辑:梁粝元王鹏博毕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