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8月初,阿鲁科尔沁旗决胜脱贫攻坚退出“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锁定终极目标,向脱贫摘帽发起总攻。今天起本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阿鲁科尔沁旗:铭记初心使命决胜脱贫攻坚》,看看这里是如何围绕壮大产业、建立精准防贫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补齐短板等方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今天首先来看第一集《让产业成为脱贫主攻点》。04:50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三座山村的李志国因病致贫,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他干不了累活儿重活儿,家里的日子过得一直很拮据。今年他在村里的扶贫产业园承包了两栋冷棚,种植牛角椒。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三座山村村民李志国:现在我们的牛角椒是第二茬了,再有半个月就能卖了。我现在觉得,干劲挺足,对未来脱贫是一点问题没有。让李志国受益的双胜镇三座山日光温室扶贫产业园项目前期已建成冷棚栋,每户按照2栋—4栋的规模,已经被全村36户农户承包,其中有贫困户4户15人参与种植。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三座山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刚:每个贫困户如果包大棚,每栋棚在爱心超市里面给他们相应的兑换元左右的物品,我们村有四五十户,大病户和边缘户,我们通过两委做工作,让这些边缘户参与到这个冷棚种植当中。双胜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产业,带领贫困户走出贫困,让村民增收。而在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每个月都会有大约3万把笤帚,从这里出口到韩国。笤帚的制作者正是乡里的贫困户。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广义村村民宋丽华: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笤帚苗子,去年种的。有时间的时候,下雨阴天,绑点儿,一天能绑个四五十把,咋也比待着强。先锋乡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笤帚苗具有耐旱、生长周期短、易于管理的特点,经过多方论证,这个乡决定把发展笤帚苗手编加工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新产业,大力推广。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人大主席张永生:一年多来,我们在旗就业部门的支持下,先后组织了10期苕帚苗子手编培训班,培训人数达人,其中贫困户人。在家居用品和手工艺品上不断创新,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出口韩国,并且供不应求,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带贫减贫能力越来越强了。阿鲁科尔沁旗依托“草畜粮薯乳糖”六大主导产业,围绕“旗有产业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扶贫产业发展目标,确保7个旗级、14个乡级、50个以上村级扶贫产业园建成运营,整合资金8.1亿元,确保全旗贫困人口平均具备3项以上增收因素。阿鲁科尔沁旗扶贫办项目股股长刁永春:为全旗所有嘎查村落实了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扶持建设了一批种植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车间、良种繁育基地、区域性扶贫产业园区、光伏联村电站等项目,带动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或间接安排劳动岗位,近期看可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长期看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村民李志国今年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刚今年的目标是带领全村人增收致富;而阿鲁科尔沁旗今年的目标是确保人稳定脱贫、25个贫困嘎查村出列,顺利实现“旗摘帽、人脱贫”。人心齐,泰山移。在脱贫攻坚中,阿鲁科尔沁旗找准扶贫开发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让贫困户实现“造血”新生,生活有了奔头。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精准扶贫,不仅让广大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更让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未来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记者:王虹扈景源(阿)新媒体编辑:毕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