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统一送达平台显示,这个案子的三名被告人,只送达了一人,余下二人送达失败了,需要进行公告送达吗?这个案子恐怕不能如期开庭了......”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法院金融、民间借贷团队的成员们按照以往惯例聚在一起研究讨论案子时,法官助理乌日罕满脸愁容地对庭长朱敏说道。
“我看看”,朱敏法官随即来到电脑前查看,系统显示的被告李某和于某某手机号码无法联系,方知信息有误。“你看,这三名被告人中,有二人同姓,且一人已送达,同姓的二人有可能会存在亲属关系,我联系一下已送达的被告人于某,争取与另外二人取得联系。”通过跟于某电话联系,朱敏法官得知了本案的另外两名被告人基本情况。很快,另一被告李某便接收了送达文书,但本案的最后一名被告于某某却迟迟未在送达平台接收法律文书。为避免于某某“玩失踪”,朱敏决定带上书记员一同去其居住地送达。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于某某住所,但家中无人,经与村民询问得知,于某某与妻子给人打工,经常很晚才会回来。“难得下乡,我带你们感受一下静谧乡村美丽夜色吧。”朱敏笑着说。一直等到晚上8点左右,被告人于某某家门前小路的尽头终于看到了一辆电动车车灯闪烁,慢慢地停在朱敏法官面前,车上的人满脸惊诧。得知此人正是于某某后,朱敏法官向他解释了案件的有关情况,并告知他拥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同时释明了有关法律法规,于某某脸上的疑虑慢慢消退,感谢法官付出辛苦的同时,当场表示同意前往法院进行调解。
返回法院的途中,朱敏法官对书记员说:“送达工作有时候会很难,但我们要多注意细节,多想想办法,尝试利用人际交往或亲属关系,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确保及时送达。与当事人沟通时,要亲和贴心,耐心地向当事人解释法律法规,争取缓解当事人心理压力,消除诉讼疑虑,提升他们参与诉讼的信心,为案件调解增加可能性,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各方的权益,让他们切实感到司法的温暖。”
原标题:《弘扬“蒙古马精神”——阿旗法院:漫漫送达路满满为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