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赤峰日报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双胜镇原野集团为贫困户无偿提供冷棚使用。

天山镇前岗台村。

双胜镇永和村第一书记阴云波(左一)在指导贫困户养殖大鹅。

赛罕塔拉苏木塔本陶勒盖嘎查的爱心超市,村民在挑选物品。

年——阿鲁科尔沁旗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3月2日,旗委书记于伟东带领全旗余名党政干部,在誓师大会上庄严宣誓:年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人脱贫、旗摘帽目标!

彼时,该旗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成绩:

——全旗84个贫困嘎查村已出列59个,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精准脱贫户名,贫困发生率由年的12.8%下降到2.03%。

——年以来,整合资金8.1亿元,实施了“”产业扶贫工程,全旗贫困人口平均具备3项以上增收因素,户年均增收元以上。

——总投资.68万元,解决了全旗14个苏木乡镇1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年以来,累计改造危房户,投资万元,完成了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全旗名第一书记、名驻村干部、名帮扶责任人,进千村、入万户,察民情、解民忧,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这是一组鲜活的数字,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展现了必胜的信心。

“悬帽攻坚”——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履职担当

年,阿鲁科尔沁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的决心,采取突出正向激励、发挥导向作用的“悬帽攻坚”举措,展开了决战、决胜、坚决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的工作局面。

以两个%的标准实施“悬帽攻坚”,即全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从后备干部中选任;未来三年新推荐、提拔的干部%从脱贫攻坚一线选用。目前已累计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提拔重用干部62名,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情持续高涨。全旗名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长、名驻村工作队员完成工作交接、转隶组织关系,在嘎查村租了房子、安了“家”,深入开展“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活动、常态推进“六必访”活动。很多包联单位科级干部白天当“村长”、晚上当“局长”,很多驻村干部和群众交上了朋友、攀上了“亲戚”,干群关系逐步融洽。现在的阿鲁科尔沁旗农村牧区,驻村干部之家党旗红、党员入户党徽亮,已经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席泽,就是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的新任职副科级干部中的一员。年4月,被组织派驻坤都镇布仁塔拉嘎查任第一书记,工作期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得到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初,被提拔为巴拉奇如德苏木党委组织委员。

压实8个层面责任,强化“悬帽攻坚”,确保扶贫干部知责明责。将全旗各苏木乡镇划分为四个战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分任指挥长。明晰了书记、旗长第一责任,旗乡村三级指挥长领导责任,旗级领导分管责任,地区和部门“一把手”主体责任,嘎查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旗直单位扶持责任,专项推进组落实责任,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从旗委书记到帮扶干部,全旗上下明晰了八个层面的责任,保证“悬帽攻坚”责任清晰,脱贫工作战役式展开、军事化推进,全面凝聚起了高位推进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制定3项机制,保障“悬帽攻坚”,确保扶贫干部履职尽责。落实顶层决策机制,旗委、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出台21项指导性文件,确保政策措施、方式方法一清二楚,扶贫干部开展工作明明白白、有章可循。实施动态督查机制,对履职不力的干部召回问责、逐级顶岗,已召回驻村干部3人、提醒谈话11人、通报批评23人。制定考核评价机制,从推进产业、发动群众、管理奖励积分等17个方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为选用一线干部提供依据。

“悬帽攻坚”实施以来,阿鲁科尔沁旗取得显著实效。推动排查整改工作持续深化、逐项落实。驻村干部住村后,常态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完成全旗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基础上,排查整改问题8类59项,制定具体帮扶措施2万余项,落实产业项目个,建设爱心超市个,指导贫困户就业人。全旗脱贫攻坚漏评率、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事项、解决基层党建实际问题,从规范“三会一课”入手,牵头推进嘎查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带领全村党员设岗定责、履行义务,推动村级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工作全部围绕脱贫攻坚展开;推动帮扶干部能力全面锤炼、不断提升。“悬帽攻坚”实施以来,县处级干部、驻村干部按要求住村工作,包联单位负责人每月带队帮扶2次以上,帮扶干部每周开展包联工作1次以上,驻村第一书记成为谋划产业、推进项目、联系群众的行家里手。

爱心超市——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阿鲁科尔沁旗以爱心超市作为新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在全旗个嘎查村实现全覆盖。

市主要领导曾对阿鲁科尔沁旗爱心超市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现场发出了“小平台”蕴藏着“大乾坤”的感慨,并在全市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推进会上,作出了在全市推广爱心超市做法的决定。

阿鲁科尔沁旗以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百姓受益为创建理念,以物资捐助、超市运作、积分兑换的运行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爱心超市建设,逐步形成了爱心企业援建模式、帮扶单位和嘎查村联建模式、街道社区和帮扶单位共建模式、苏木乡镇和嘎查村自建模式。这些善款和物资承载着各界人士浓浓的爱心和美好的期盼,及时输送到爱心超市中,保证了正常运转、及时兑现。

阿鲁科尔沁旗在每个嘎查村建设一处爱心超市,合理确定覆盖群体:第一类是面向嘎查村贫困户开放,第二类是面向嘎查村贫困户以及边缘户开放,第三类是面向嘎查村所有常住户开放。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和协调指导机制。由旗委统战部牵头成立爱心超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旗扶贫办、工商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配合,指导全旗爱心超市建设及后期运行发展的资金保障、资金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度保障机制。结合旗里统一出台的各项制度范本,各嘎查村充分征求贫困户及其他群众意见,制定爱心超市运营管理办法、物资接收制度、物资发放制度、安全运行制度等,为爱心超市规范运行落实保障;运行监督机制。嘎查村成立爱心超市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爱心超市运营期间的全程监管。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台账,实现超市各环节运行有据可依、全程公开透明;考评公示机制。各嘎查村参考全旗积分奖励指导意见,结合实际自行设置积分规则。在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生动力、文明乡风等方面设置积分指标。“爱心积分卡”积分由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配合帮扶责任人入户考评,爱心积分按月评定。月末,积分奖励理事会对申报情况及时审核认定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各地实际,爱心积分可按季度、按月兑换物资,也可以随时兑换。

谈起爱心超市,天山镇前岗台村党支部书记赵树锋说,爱心超市将积分奖励与村里的重点工作挂钩,村干部的工作有了新抓手。

截至目前,全旗已建成爱心超市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社会各界向爱心超市累计捐赠物资余万元,开展集中兑换活动余次,兑换物品折合资金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人次。

爱心超市既是阿鲁科尔沁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创新举措,更是让广大群众受益的一项民生工程,积的是诚信,换的是爱心。运用激励机制,让大家改掉“不劳而获等帮扶”的坏习惯,激发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主动性,成为嘎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营造了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旗扶贫办主任贾文志说:“我们一直在寻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办法,爱心超市可以说是破题之作。通过设置奖项兑换积分,贫困户和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参与村里各种活动的精气神儿显著提升,一个棋子走活了一盘棋。”

防贫减贫——避免“悬崖效应”,巩固脱贫成效

家住新民乡保安村61岁的村民韩桂荣因患宫颈癌,于年11医院住院治疗,自付金额.98元。按照防贫机制规定,旗扶贫办通过保安村第一书记予以申请,发现其自付费用超过00元,遂被列为防贫监测对象,委托保险公司主动上门核查,综合评定符合防贫救助条件。经评议公示无异议后,已为其发放防贫保险金.99元。

针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贫困边缘的“边缘户”等遇到风险极易致贫的人群,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而产生攀比心理,形成“悬崖效应”等问题,该旗以“两不愁三保障”实际情况为参考,抓住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关键因素,分类设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精准防贫机制,积极消除贫困存量,主动控制贫困增量,与太平洋财险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精准防贫机制。

划定两条“界线”,精准识别防贫对象。以现行国家扶贫标准元的1.5倍设置“防贫保障线”。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元的纳入防贫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发放保险金。与此同时,通过吸纳社会捐助、爱心资助等方式,设立“扶贫防贫救助基金”,防止“边缘户”返贫。对于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救助金额,从基金中支付。

靶准三大“重点”,实施分类救助。针对防贫保障对象年度内因病、因学、因灾产生的花费,以00元为标准设置“防贫监测线”。因病个人自费部分超过00元、因学年度正常花销超过00元、因灾实际损失超过00元,经调查确认收入在“防贫保障线”以下、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规定比例发放保险金。

阿鲁科尔沁旗还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创设精准防贫保险,即由旗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全旗10%左右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比例,旗财政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以风险补偿金方式注入保险公司,将全旗农村牧区所有常住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实现险种由“定人定量”到“群体共享”。

精准防贫工作于年10月中旬试点开展,今年3月全面铺开,目前累计核查“边缘户”余户,均建立预警监测档案。累计启动防贫处置机制3次,为3户“边缘户”启动因病保险金赔付程序。

发展产业——整合资源禀赋,拓宽增收渠道

哈斯额尔敦年被赛罕塔拉苏木认定为贫困户,当年,他自愿托养嘎查9户贫困户的基础母牛,采取舍饲圈养方式,科学配置饲草料,成功改良了肉牛品种,收入达到了3.2万元。随后,他开始尝试制作奶食品。年,哈斯额尔敦仅制作奶食品收入就达到了6万元,不但自己实现了稳定脱贫,还带动了周边牧民共同致富。

年以来,阿鲁科尔沁旗依托“草畜粮薯乳糖”六大主导产业,围绕“旗有扶贫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扶贫目标,整合资金8.1亿元,实施了“”产业扶贫工程,确保全旗贫困人口平均具备3项以上增收因素,户年均增收元以上。

在旗级层面,阿鲁科尔沁旗建设了原野万头肉牛科养加一体化、锡牧特30万只现代智能化肉羊养殖、凌云海百万吨甜菜加工、绿田园草畜一体化、神龙万头肉驴繁育、太平庄乡村旅游、草业加工服务7个扶贫产业园区,实现户人户均增收0元以上。今年,在对现有扶贫产业园区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再整合资金,实施肉牛全产业链扶贫综合体、京蒙扶贫协作孵化基地、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建设,实现贫困人口收益叠加。

在乡级层面,按照每个苏木乡镇至少建设1个规模适度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或扶贫产业园区的标准,今年建设苏木乡镇产业基地16个。

在村级层面,把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打造“一村一品”,今年集中建设联村光伏电站2处,实施集体经济项目58个,确保贫困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

在贫困户层面,鼓励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庭院经济、特色种植、手工作坊、设施农业、林果经济6小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直接发展生产,稳定增收。

在具体实施中,阿鲁科尔沁旗重点做好扶贫资金的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出台了《年财政资金监管保障工作方案》,加大闲置资金清理力度,确保资金拨付率达%。盯紧看牢扶贫资金这个“钱袋子”,严把资金安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四个关卡,严防发生“跑、冒、滴、漏”现象,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在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户、最急需办的事上,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脱贫效应。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30万勤劳勇敢的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正朝着脱贫摘帽的工作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拼劲,在勠力攻坚、决胜脱贫、逐梦小康的伟大征程中,昂首阔步,用如椽巨笔描绘人民幸福生活的崭新画卷!

编辑:梁粝元王鹏博毕科新郑广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2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