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镇八家村十家段村民组,村路两侧栽植的丁香、垂柳、金叶榆、银中杨、格桑花及李子、大枣、苹果、海棠果等各种花草树木尽收眼底。漫步在十家段村民组街巷中,排排整齐的房舍、条条笔直的街道、法制休闲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三务”公开栏、日间照料中心等一一映入眼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易地搬迁打造美丽新村 “村里的环境太美了。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村里建设得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心了。自从搬迁到移民新村,大家的心情也变好了,过日子的劲头更足了。”村民冯丽华笑呵呵地说。 驻村第一书记谷建辉告诉记者,十家段原名石姜段,很早以前共有10户人家在此居住,故更名为十家段。该村现有常住户户口人。由于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不便、劳动力素质低、资金和技术极度缺乏等多种因素制约,致使该村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人畜饮水困难、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该村民组分别于、年实施了整体移民搬迁。搬迁后,规划建设了四种不同户型、院落大小统一的房屋,搬迁后的移民新村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较好。 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为解决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瓶颈,通过党建引领、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共享共赢等举措,天山口镇融合各行业部门优势,成立八家村联合党总支,以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步伐。经过反复充分论证,该村决定大力发展种养业。种植业上,积极发展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投资万元建设32栋日光温室大棚,带领村民种植硬果番茄、香瓜、西葫芦等果蔬产品。在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上,村民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通过企业运营和培养人才,使村民掌握技术,获得稳定收益。为发展壮大后续产业,该村建成交易中心一处,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养殖业上,大力发展肉驴产业,实现人畜分离、效益可观。该村还立足山地黍米资源优势,成立十家段杂粮深加工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全村主导产业发展。“年,我家承包了2栋日光温室大棚。龙头企业不仅为我们免费提供种植技术,还负责产品销售,每栋日光温室大棚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万元以上。”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洪海高兴地说。 整体规划建设宜居新村 按照生活区、养殖区、产业区和服务区四大功能片区进行整体规划,十家段移民新村的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工程等已实现全覆盖。村里安装太阳能照明灯97盏,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传习广场1处、法制村民休闲文化广场2处,村路两侧绿化树木余株。通过配备保洁员、垃圾收集车和设立垃圾转运点等,保障“户收、村集、镇转运”环境卫生清运体系有效运转。 目前,该移民新村正在开展打造全国农村牧区社区治理实验区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建设。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逐步实现自治、德治、法治,呈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全体村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的幸福之路。
编辑:梁粝元王鹏博毕科新郑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