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日报1月11日二版)农村基层“微腐败”涉案人员职务不高、金额不大,发生在农村基层干部身上的这些贪腐“小事情”却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损害了干群关系,成为侵害群众利益的“大祸害”。鉴于此,年以来,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积极培树清廉乡风、完善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执纪,有效防控“微腐败”问题发生。 清廉乡风竖起一面“标杆旗”。“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走在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北山村廉政文化街上,墙体上的宣传标语如一股廉政清风扑面而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该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清廉元素,通过建设廉政文化街、开设廉政讲堂及编排廉政小品、三句半、快板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廉政文化宣传于传统美德教育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好村风滋养好民风。结合实际,各村修订的村规民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党员带头做示范,广大村民自我监督意识也大幅提升。 建章立制织密一张“防护网”。在创新村级财务管理上,该镇每半年一次村级大额审批变为每季度审批、动态结算,由镇村级会计代理中心直付方式,为村级财务公开扫清障碍。聘任坚持原则、敢讲真话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为监察联络员,全面推行村级监察联络员列席村级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活动制度,进一步拓展党务公开渠道。认真执行村民代表大会、两委会报告制度,加强监察联络员对村级重大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等情况的定期监督、专题管理,起到“廉政哨兵”作用。年以来,该镇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三务”公开工作,构建了以“阳光村务”平台和公开栏为主体、村民 监督执纪守好最后“一公里”。年以来,通过自查自纠、明察暗访、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该镇纪委重点推进“三务”公开、作风建设、扶贫项目落实方面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党员干部“纪律弦”时刻紧绷。该镇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基层“微腐败”治理。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坚决做到零容忍,对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