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
特困人员生活困难、无依无靠、无人照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赤峰市民政局在出台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精准认定救助对象的基础上,年从强化照护服务入手,努力提升特殊群体的幸福指数。一是实施契约化管理。将所有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纳入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签订范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护理人员和特困人员之间搭建契约,并进一步明确各方权责义务,消除了管理、护理、服务的“灰色地带”。全市累计签订协议份。二是推行差异化服务。建立护理服务标准,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特困人员,重点协助其维护居所卫生、保持个人清洁、确保规律饮食;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上门提供协助用餐、饮水、用药、洗漱、洗澡、如厕等服务,通过不同情况提供差异服务,大到面小到点,特困人员照护服务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三是建立服务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照料服务规范,建立以特困人员满意度调查、邻里评价等为主要方式的委托照料服务评价考核机制,定期对照料服务人开展评价考核,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兑现护理补贴的主要依据。巴林右旗、林西县等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考核评价,进一步推进了考核结果的专业化、科学性。四是创新服务新模式。积极引导和支持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为特困人员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巴林左旗实施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双轮驱动”,将6所敬老院委托卫生院代养,阿鲁科尔沁旗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旗医院医护人员全天24小时驻敬老院值班,实现了特困人员就医无担忧。(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