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融媒」
12月2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2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农牧业“产业集群航母”。今年,在播种面积增加、结构调优、因灾损失减少等有力因素带动下,加上秋收保障措施到位,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达.1亿斤,较去年增加35.3亿斤,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再创历史新高。内蒙古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从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看,牲畜存栏.9万头只、肉类产量万吨,同比均保持增长,今年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着力构建农牧业生产体系,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优良的环境造就了优质的产品,全区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7%以上,农畜产品已成为内蒙古“绿色”名片之一。
着力构建农牧业创新体系,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大大推动了我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科技已成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着力构建农牧业产业体系,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
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带动万户以上农牧民进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
着力构建农牧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专业化队伍的培育壮大为“三农三牧”输送着新鲜的血液,新型农牧业经营模式正在破茧成蝶,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新时期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着力构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农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蒙字标”品牌越叫越响,区域公用品牌越树越亮,“内蒙古味道”深入人心,内蒙古农畜产品品牌竞争力愈来愈强,品牌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推进牧区现代化是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应有之义,在着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深入开展牧区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牧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李艳红
实习生刘玉莹张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