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46245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312/13356147.html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是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一颗小小明珠,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个嘎查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映红了草原儿女的乡村振兴路。

阿鲁科尔沁草原上的党群服务驿站。

#1

异地搬迁建设新村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前的十家段是真缺水,过日子吃不上水、种庄稼浇不上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穷!”全村人奔波在挑水路上的日子,成为天山口镇十家段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心头难以磨灭的印记。

年,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阿鲁科尔沁旗委决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破十家段的困境。整村搬迁绝非易事,老年人故土难离、乡情难舍,年轻人对迁居后的农业生产、致富门路也存在很多质疑。

为了让群众安心迁居,村党支部第一时间组建了由支部书记任队长、党员代表任队员的搬迁专项工作队。

搬迁前的十家段村。

“家家户户的顾虑都不一样,为顺利完成搬迁任务,党支部白天组织我们一遍遍入户走访,晚上领着我们开会逐户逐人制定搬迁方案和产业发展计划,忙到夜里两三点是常事儿!”党员胡国友是搬迁工作队的队员之一,他笑称是村党支部帮他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经过几十次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会议的商讨,户村民都高高兴兴地签订了搬迁协议。年初,全体村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新房子。

“建新村的那两年,村党支部真是没少帮我们跑腿,和镇党委沟通,和施工方交涉,挨家挨户解决困难。过去吃水都困难,现在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还能洗上热水澡呐!”董树枝说。

搬迁后的十家段村。

今年71岁的董树枝是村民秧歌队队长,手下有50多名队员。每天傍晚,村里的文化广场上都能看到秧歌队欢腾热闹的表演。董树枝老人幸福快乐的生活,成为今天十家段村民新生活的缩影。

#2

契约管理搭起“连心桥”

早在年,巴彦花镇于家粉房村还是一个“议而不决”典型村,十年修不上一座桥。全村人去村西田里劳作只能多绕行10余里路。

年5月,旗委组织部出台了《嘎查村重大事务契约化管理实施意见》,于家粉房村在年成为契约化管理试点村,村里的干部群众拿到了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村党支部按照契约化管理要求出具了建桥协议书,清楚明白地规定了干群双方的职责义务与违约责任,给村干部戴上了“紧箍”,给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短短46天新桥竣工通车,困扰了群众10年的“闹心桥”成为了干群合力修成的“连心桥”。

于家粉房村民签署契约化管理入社申请书。

走进现在的于家粉房村,会看到村里不管是村官还是群众,不管是修路占地的大事儿还是邻里纠纷的小事,村里事都有人管有人干,一派和谐景象。

“啥是契约化管理?就是让咱村干部从‘指导员’变成‘服务员’,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会上的‘记录本’变成‘协议书’!”于家粉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勉为契约化管理给出了最朴素的注解。

#3

红色网格打通“最后一米”

“巴特尔大爷,是我,网格员格日乐!您该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啦,明天村里安排车送您过去!”为提高全村疫苗接种覆盖率,坤都镇登根嘎查网格员格日乐奔走不停,挨家挨户告知疫苗接种时间,全程参与前期摸排、政策宣讲、接送陪护等环节。

“牧民住所不集中、人口相对分散,很多牧民会随着季节变化上山放牧,有时候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怎么让党的政策快速、精准地落实到每一户,是嘎查党支部一直以来的难题。”登根嘎查党支部书记米达拉说道。由网格员来充当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上的尖兵,让网格化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效能,是登根嘎查党支部服务群众的好方法。

网格员格日乐(图右)入户宣讲新冠疫苗接种政策。

“我们网格员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那都是嘎查党支部从党员、村干部、致富能手中挑选出来的,都是乡亲们公认有威望、有经验的人才呐!我也是通过群众推荐、支部审定、党委审批层层把关才选上的!”网格员格日乐自豪地说。

“在推行网格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人口布局、家庭关系等因素,就近合理划分网格。明确了网格员承担党建工作促进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等‘八大员’职责。有了网格员,减少了中间层级,过去可能三五天才能通知到位的事情,现在半天就能让老百姓全都知晓了。”支部书记米达拉说道。

如今,格日乐既是网格里心系百姓的“大管家”,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联络员”,全旗像她一样奉献在服务群众一线的网格员有名,他们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喜人形势下,全旗名党员干部驻扎在个嘎查村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红色力量”。(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委员会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往期推荐寿宁县:“归雁返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山西阳城:党建联盟联出乡村振兴“共富路”党建促振兴古村展新颜“小果子”铺就致富“大路子”“绿荫里”走出的幸福村乡村振兴我在行动把发展责任扛肩上把民生疾苦放心头“鸡跑跑”的共富经潭田村: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旗映红兰花香

编辑:朱志敏,刘雅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8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