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网蒙东电力坚持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携手共拼搏。育才用才并重,全面激发创新内生动力两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QC成果发布三等奖,获得蒙东公司QC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连续多年获得赤峰供电公司QC成果奖项,这是崔光涛创新工作室给出的工作成绩单。这份成绩单,饱含着电力人创新创造精神、成果的应用,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数字化、信息化席卷各行各业,最核心的推动力仍然是技术创新。崔光涛创新工作室成立五年多来,依据公司总体要求,坚持党建统领,在创新团队和重大攻关项目中建立党员先锋队,发挥优秀党员作用,促进党务与业务,党员与员工双融合、双提升。“党建+”营销服务、智能运检、智慧物资等8个创新团队,完成了“电力领域高程度自动化电缆剥皮系统”“输配电用电工程施工建设用电缆存在装置”等多个创新项目孵化转化。“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劳模创新工作室”“质量管理QC小组”等载体和渠道,也是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网蒙东电力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和渠道,积极优化整合资源,出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及各类工作标准,健全和落实经费扶持、技术支持、创新人才使用,建立成果转化、推广、保护等机制,形成了党建、工会及各专业部门齐抓共管的群创工作管理模式。同时,公司加强科技人才队伍顶层规划,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力度,多元化内部激励模式,同时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合力攻关,为创新建设添砖加瓦7月16日,初伏。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赛罕塔拉输电线路旁,顶着烈日的崔光涛正在和巡线人员一起监测该线路接地体电阻值,他胸前的党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已是“启航”QC小组开展监测数据的第三个年头。国网蒙东赤峰阿鲁科尔沁旗供电公司“启航”QC小组的创新成果“新建输电线路接地体敷设方式”于年研发成功。公司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崔光涛介绍,该项技术将原“扁钢四面呈辐射状25米进行敷设”工艺,改为“上下两层敷设扁钢,并依据不同土质(普土、沙土、松砂石)焊接不同数量接地模块”。仅这一项技术为该工程就节省了30多万元的成本。年8月,该项创新成果在赛罕塔拉新建输电线路基电杆全线应用。直到现在,监测数据正常平稳,新技术达到了减少施工征占地对周围树木、灌木、植被开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态环境破坏。同时也解决了因施工而大面积征占地时带来的阻力,加快施工进度,为工程早日投产争取了时间。公司创新小组研发的“新型铁塔标识牌支架”成果解决了线路标识牌使用寿命较短,适用性不高等问题,能够实现快速化高空作业,且可重复利用;研发的“新型输变电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