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原创在牧区吃饭,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吕斌

来源:《品读》年第8期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一所乡村中学教学。因为喜欢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引起了旗里领导的注意,后来被调到旗政协工作。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调动,很多在基层工作的人,想调到旗里,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有成功。所以,对于我来说,这相当于刘姥姥进了荣国府。

然而,上班后没几天,我跟着旗政协领导下乡,竟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饥饿。

这个旗蒙汉杂居,围绕着旗所在地镇周围的乡镇居民都是汉族,我生长的荞麦塔拉乡是农区;农区外围的苏木(乡镇)都是牧区,居住的蒙古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家产都是牛羊等牲畜,生活习惯和我生长的农区差别很大。

尽管我生长的农区和牧区挨着,却从来没有在牧区吃过饭,对于牧区的习俗也并不熟悉。

这次下乡,一行三人——领导、我和司机,领导和司机都是蒙古族,从小在牧区长大,他们蒙汉兼通,汉语说得都很好。司机年龄和我相仿,我们驱车先到了旗南边的一个苏木的牧场,因为路途远,到地方快要晌午了。

坐在场部,领导向牧场主了解情况,牧场主边汇报,边让人给我们端上来三碗白色的奶食品。我之前没见过这种食品,不知道怎么吃,盯着碗坐等工作人员给我们拿小勺类的餐具。

司机非常高兴,端起碗来就喝,边喝边问我,吕秘书你怎么不喝?我悄声说,你这样不礼貌,等人家放上桌子,拿上来餐具咱们再吃。

司机笑了,说,在牧区吃饭不放桌子,这玩意儿就是这么喝的。

领导也端着碗慢慢地喝,一边跟牧场主说着话,一边回头看了看我说,吕秘书你不用客气,喝吧!

我于是端起碗来喝了一口,呀,这酸的简直没法喝啊!我放下了碗。

牧场主问我为什么不喝?我不好意思说太酸喝不了,只说我还不饿。

领导跟牧场主了解完情况,司机开着车,拉上我们朝另一个苏木走,要去看望一个退了休的老干部。

牧区地广人稀,又是高低不平的土路,很难走,从牧场到老干部所在的苏木需要走三四个小时。晌午已过,我饥肠辘辘,便问,我们的中午饭在哪儿吃呢?

司机看我一眼,说刚才喝的酸奶就是中午饭。

我颇感意外。

司机说,对啊,解渴又解饿的酸奶,就是饭啊。

没想到牧区的中午饭居然这么简单,一碗酸奶就解决了!

司机说,那么香的东西你没喝,可惜了。等到了地方,再给你整点吃的吧。

车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远处是起伏的山峦。下午两点多钟,我们进入了一片荒无人烟的丘陵地带,司机说,到了。

我望着车窗外,高高低低的山坡,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有羊群和牛群在草原上游荡,可根本就看不见哪儿有人家。

我问司机,村庄在哪里?

司机朝前面一条几里长的山沟指指说,在那儿。

我顺着司机的示意看去,南北群山之间,夹着一条洪水冲刷成的山沟,山沟两边杂草茂盛,北边高地上有一处房子,三间,土房,四方土院墙。哦,不是村庄,是一处单独的住户。

车开进院子,屋子里走出来一个老人,他就是我们要看望的老干部。

进屋坐在土炕上,领导和老干部说话,他们用蒙语交谈,我听不懂,但从他们的神态和语气上知道他们很亲近。说话的间歇,领导对我说,老干部说在镇子里待不习惯,就回到老家来了,帮助儿子放牧,看护牛羊。

司机知道我从早晨到现在还没吃饭,就对主人说,吕秘书饿了,先给整点吃的吧!

老干部到外屋忙乎了一会儿,给我们三个人各端上一碗白色的奶食,放到面前。

司机端起来就吃。我吃了一口,像是用炒米掺牛奶、稀奶油和成的食物,依然很酸。炒米粒儿比小米粒儿大,是糜子,我们村也种植这种农作物。尽管炒熟的糜子被酸奶浸泡得软了些,但因为太干,压缩了的糜子粒儿特别硬,嚼起来还是费劲。

我吃得很慢,主人大概认为我不好意思吃,就出去了。司机和领导都吃得特别香,他们问我为什么不赶紧吃?我说等一会儿上来饭就着一起吃。司机说,这就是给咱们准备的饭啊。

我在农区生长,饭桌上除了小米饭或大米饭及面食,还会有蔬菜,至少有咸菜。而这里没有米饭,也没有面食,更没有菜,连咸菜都没有,就这样吃?我再一次惊呆了。

炒米硬得像小石子儿,我用力嚼,嚼得两腮酸疼,然后再费劲地咽下去。

司机吃完后,用舌头把碗舔干净。我见状忙小声问他,为啥舔碗?一会儿用水刷洗一下不就行了?

司机说,用水刷,那粘在碗里的奶食不白瞎了吗?

我终于明白了他舔碗的举动了。

我费劲嚼了好半天才吃完了这一碗“饭”,竟累出了一头的汗。你别说,吃到最后,细细品味,还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味萦绕在舌尖。

领导看着我问,咋样,好吃吧?

我说,好吃!这次是实话。

回来的路上,我小声嘀咕着,这里的人们生活太困难了,连一顿待客的饭也管不起。

领导说,这不是已经用最高级的食品招待咱们了吗?

司机告诉我,这种食品叫“嚼口”,是把上好的糜子炒熟加工后,和酸奶、稀奶油等一起搅拌制成的,只有高贵的客人来了才会端上来。

原来是这样。

司机进一步解释说,这种食品里还有奶豆腐(奶酪),奶黄油,乌鲁馍,全是好东西!

难怪他们吃得心满意足呢。

车子向前开着,我从车窗看见老干部站在路旁,一直深情地目送着我们的车。他眼中的沧桑和慈祥,让我心里有了一种难言的感动。

原标题:《在牧区吃饭》

编辑:韩刚郭艳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0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